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来源:小白读财经(veekn365)
从去年开始,“房子是用来住的”的呼声就非常高。让房子回归居住属性似乎大部分人的心声。
这一个朴素愿景的核心:买得起房的“买房”是为了住,买不起房的可以租房子住,而且买房和租房的在享受公共服务方面没有差距。
然而,愿景虽好,但道路却布满荆棘。一方面,大城市房子数量远不能满足买房人的胃口,另一方面,房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与公共服务直接关联。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公共服务的稀缺程度可能还高于房子,“不够分”的局面还将持续。
譬如,高校还是喜欢扎堆在大城市。
1、北京高校总数:91所
2、广州高校总数:82所
3、武汉高校总数:80所
……
有时候,能接受到更好的教育并不是因为考试“分数”高,而是所在城市的高校多。
在高校的分布上,大城市多点,小城市少点。而在地铁建设上,小城市就没什么事了,大城市几乎包揽了全部。
可能有人觉得不公平,但是地铁修建这件事上,经济规律发挥了更大的效力。人口越密集的地方,越容易获得地铁规划线路。
小白举例一:
1、5年前,同在一座城市的甲先生和乙先生买房都买了房子,都花了100万。
2、今年新地铁线开通,A先生的房子距离地铁1公里,市价为300万,B先生的房子距离地铁5公里,市价为220万。
甲先生和乙先生的房子都没有变,的改变就是多了条地铁,只是他们两家的距离不一样而已。
可是,这样的改变却造成两人获益程度的巨大差别。
地铁作为公共交通设施的一种就造成大城市房市内部巨大的差距。若以整个大城市的公共服务与小城市做对比,经济规律作用就更加明显,城市间房市的差距就更大了。
大城市的房子似乎成了一个筛选工具!
现在,许多人一提房子,内心可能难掩厌恶情绪,觉得“以房分人”不甚合理。
实际上,上个世纪80年,高考也是筛选工具,人们被生硬地划分为考上大学的和没有考上大学的。两类人群后的人生轨迹可能都因此发生极大的改变。
国外,金钱成了更加重要的筛选工具,一大批私立中学的一年学费高达数万英镑,相当与普通上班族一年的收入。譬如,英国私立中学,哈罗公学和伊顿公学,就读的学生几乎预定了英国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学位,外加未来几十年的核心政商圈子。
当然咯,离开大城市,搬到“舒适”的小城市,房子回归居住属性已不成问题。
甚至有个笑话:一个大叔在三线城市XX楼盘买了3套房子,4年后,降价10万都卖不出去。与此同时,隔壁新开盘的楼盘却接待了新一批外地购房者,现场签约率非常高。这些热情洋溢的外地投资者,会不会是下个大叔呢?
也许中小城市的房子只剩居住属性了。
较之中小城市”人少房多“的现象,大城市“人多房少”更为常见。与之同时出现的是商业、交通、教育、医疗等等公共资源在大城市的稀缺。
既然大城市出现了“稀缺”,那么就得更加高效地利用资源。开始的时候,一块地盖5层的房子,接着盖10层、20层、40层……。买房人也从拿出闲钱买房、到拿出所有积蓄,到贷款买房。
大家要注意哦!贷款买房这种购房方式大范围启动后,房子就不只有居住属性了,金融属性占比越发高企,其他属性也会发现变化。
小白举例二:
1、A先生和B先生都有100万积蓄。X市100平方米的房子市价330万。
2、A先生觉得330万房子价格太高,超过自己的承受能力,没有买房。
3、B先生觉得300万房子价格虽高,但未来还有上涨空间,同时考虑到孩子上学、交通便利性、周边医院配套等等,于是首付99万,贷款买房。
一套房子就这么将钢筋水泥、教育、交通、医疗、银行贷款、房价涨跌串联起来了。房子成了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节点。
这种情况有点像恋爱与结婚的关系。两个有感觉了,恋爱可以进行。当考虑到结婚的时候,双方的家庭、教育背景、收入状况……,各种因素都纳入了考评范围。
大家的痛苦在于决定结不结婚这件一事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了。房子与之类似,从单一的居住属性延伸到金融属性,接着延伸到N种属性。
买不买房和结不结婚一样,思考的维度太多,大脑不够用。
当然咯,结婚要以感情为基础,房子以居住为基础。只不过,回归居住这种“好事,小城市可以,大城市还不行。
版权说明:再次感谢原作者辛苦创作,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时间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