封控日记之七
志愿者不易 还请你善待
5月13日 星期五 晴
袁冰洁/文
近段时间,我们每天上午都得下楼做核酸检测采样,这也是一天中我们唯一的户外活动时间,所以我一般都比较积极。我们楼栋的居民整体素质还是比较高的,基本都能做到自觉排队,遇到上网课的学生也都会让他们先做。但是,也有极个别业主对待志愿者的态度,让人感觉不太舒服。
比如,有位业主在做核酸检测采样后问旁边一名志愿者:“我们楼栋何时解封?”当志愿者摇摇头表示不知道时,该业主说:“你们不知道谁知道呢?我们楼又没有阳性病例,为啥一直封着呢?你们就不能问问领导吗?”还有一位业主,问志愿者如何把当天核酸检测结果传给村委会,当志愿者表示4个小时后结果才出来时,这位业主很不客气地说:“你骗人,昨天我都传过了。”
类似的事情,其实在各种场合遇到过不少。有些市民在排队时不太遵守秩序,志愿者提醒时就与志愿者“硬刚”;有些业主下楼晚了,反过来怪志愿者不上楼叫;有些业主看到别人插队,就冲志愿者大喊“要你们有啥用,别人插队你看不到吗?”更有甚者,有些业主当面怼志愿者:“你们拿政府的补贴,为我们服务是应该的。”前两天,家住皇甫附近的一名志愿者,就在朋友圈发了一条消息:“除了一包口罩外,我们没有拿政府一分钱补贴,今后请不要再说我们拿补贴了。”
凡此种种,不一而足。虽然绝大部分人对志愿者都持尊重、理解、配合的态度,但的确有极个别市民,以为志愿者为他服务是理所应当,稍有瑕疵就对志愿者抱怨、批评甚至中伤。事实上,这是对志愿者和志愿工作的极度不理解。
志愿者,换一种说法就是“自愿者”。就拿抗疫来说,他们和我们一样,本来可以待在家中,在网上买买菜、看看手机、刷刷视频、带带孩子,但为了全市抗疫大局,他们义无反顾,无畏逆行,到抗疫一线开展志愿服务。在我市疫情防控工作的各条战线,都闪耀着“红马甲”的身影。并非如你想象的那样,他们做志愿者有补贴。其实他们都是无偿的、没有任何报酬的,是纯粹的义务劳动。这样的举动,你能说不伟大?
目前,为我市疫情防控服务的志愿者,大体有三类,第一种是各机关事业单位的党员、干部、员工,他们响应单位号召,积极下沉社区,接受社区安排,没日没夜地在小区干着门岗值守、核酸检测采样维持秩序等服务。第二种是一些志愿团体的志愿者,他们平时都经常聚在一起做志愿服务,疫情发生后,他们通过微信群,有组织性地分散到所在社区。第三种是纯个人行为,既非公职人员更非党员,他们可能是商户,也可能是在校大学生,他们纯粹抱着为居民服务的态度,活跃在疫情防控一线。无论哪种志愿者,可以说都是牺牲了与家庭的团聚、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。
就拿核酸检测采样来说吧,我们一般居民做核酸采样也就是下下楼、张张口,前后几分钟的时间,而志愿者,晚上要到社区开会布置工作到很晚,早晨5点多就得起床到社区报到,一直忙到中午12点左右。他们的家里也有老人需要照顾,有孩子需要陪伴,有上网课的学生需要督促。但他们牺牲掉了这些,为的是什么?他们的行为,还不值得我们投去敬佩、赞许、肯定的目光吗?
我曾和一个长期做志愿服务的朋友交流。他说,做志愿者其实有很多酸甜苦辣。这个世界最不缺少说风凉话的人,志愿者牺牲很多时间和精力为公众服务,但在有些人眼里,却常常被质疑为“作秀”、讽刺为“傻子”。而一旦志愿工作稍有不完美,很多被服务对象更是理所应当般地讥讽和谩骂。我想,这个朋友的话,可能也是很多志愿者普遍的感受。
疫情防控中,广大志愿者是不可或缺的社会力量。希望我们所有人,点赞志愿者不要只停留在口头上,更要用行动尊重、理解和回馈他们。要尊重志愿者的辛勤劳动成果,要理解志愿者的不易和难处,更要少些对他们的吹毛求疵。志愿者也是普通人,不可能样样精通、事事都懂。他们在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时,难免有做得不周全、不到位之处。对此,我们不能斤斤计较,而应换位思考,多去理解,而不是抱怨、中伤和谩骂。
真的,做志愿者不易。我们作为享受志愿服务的人,尊重志愿者的劳动成果、不让他们心冷,就是对他们最大的肯定。
来源/濮阳早报
免责声明:本平台部分文章系编辑转载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及时告知,本平台将立即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