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据报道,近日,湖南郴州的经适房小区惠泽园业主在网上发帖,曝光惠泽园小区自建成后“问题频频”,出现“楼板开裂”“墙体渗水”,甚至“新房楼板轰然倒塌”。面对新华社记者的采访,小区开发商、施工方和监理方等坦承,小区确实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,但并不会影响到楼房的结构安全,业主依然可以放心使用。
房间内预制板坍塌,原本单层房变成了“复式天窗房”;楼体外墙渗水,内墙面水迹斑斑、墙皮脱落;外墙回填土下沉,楼体产生近2厘米宽的裂缝……如此房屋质量着实令人担忧,这样的经适房无疑既不“经济”,也不“适用”。购买经适房的大都是家境并不富裕的人群,然而对于这些经适房主而言,真不知应该用“幸运”还是“不幸”来形容——当初抽中经适房的喜悦之情早已散尽,此时此刻,围绕在他们身边的是无尽烦恼。
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,各级政府扩大保障性住房的声音和努力贯穿始终——从年初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及2011年重要工作时强调,进一步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,到各级各地政府纷纷出台相应措施,致力于扩大本地保障性住房的覆盖范围。从中央到地方,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不仅是一种共识,更是一种行动,由此使得民众距离“居者有其屋”的梦想更近了一步。
伴随着保障性住房的大规模建设,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是,劣质经适房随之多次曝光,乃至于保障房沦为质量无保障的代名词。作为“安居工程”的主要内容,扩大住房保障力度无疑值得嘉许,但是在各地新增的住房中,类似于此次曝光的劣质房屋究竟有多少?倘若连最基本的质量都无法保证,又如何实现“安居”功能?
关于经适房,现在似乎普遍存在一种误区——寻常百姓关注的是公平与否,政府官员们关注的却是数量的多少,而经适房本身的质量却被忽略。老百姓关心公平很容易理解,在经适房依旧“僧多粥少”,分配中的各种丑闻也时有曝光的现实背景中,公众近乎本能地首先关注经适房的分配过程,而无暇顾及其他。政府官员们关注经适房的数量也不难理解,这毕竟是展示工作成绩、树立部门形象的一项具体内容,但是,唯独不该因此而片面追求数量,甚至是为了追求数量而牺牲质量。如果经适房无法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,数量再多又有什么用呢?
尽管经适房、廉租房成本低廉,利润空间也有限,然而其作为住房用以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本质是不变的,不能因为“廉价”而降低房屋的质量和功能。令人遗憾的是,有些人似乎并不这样认为,从曾经出语惊人的“廉租房不该建厕所”,到屡屡曝光的经适房质量危机,保障性住房因为“廉价”而“廉质”的论调和做法不断出现,从而使其远不能与普通住房相提并论。如果保障性住房无法承载其自身功能的话,那么,在大规模修建的过程中,除了一片数字繁荣的假象之外,实在想不到还能为我们带来什么。
推广带有社会保障性的住房计划,是保证社会各阶层住宅权公平性的措施,社会保障住宅建筑的水准提高,城市的面貌也会得到改善。保障性住房不是城市管理者的施舍或赠与,而是确保所有人共同分享城市发展成果的职责所在——只有在兼顾公平与数量的前提下,以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确保房屋质量,才能使其真正承载起应有的功能,从而保障“安居工程”的全面顺利实施。